首页

踩踏足恋者视频

时间:2025-05-26 01:50:43 作者:走读“赛博武汉”:科技创新“智绘”未来之城 浏览量:91126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吴琼)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出现种粮农民数量逐年减少、年龄偏大、总体素质偏低、副业化的趋势。如何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玉珍带来关于建立职业种粮农民评定及奖励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逐年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规模,设置奖励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保护种粮农户利益。在全力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核心是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种粮人口持续减少,农村老龄化程度提升,“谁来种地”的问题依然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玉珍。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多年来,程玉珍扎根农村。结合多年农村工作实际,她认为,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核心是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种粮者队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为此,程玉珍建议,建立职业种粮农民评定机制。由县(区)级以上农业部门组织制定职业种粮农民评定办法,成立专门评定机构,经过系统粮食种植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对符合条件者颁发初、中、高等相关级别职业种粮农民证书。

  其中,获初级证书者应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下;获中级证书者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50亩至300亩之间,机械化率达80%以上;获高级证书者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300亩以上,种植管理应主要靠机械化。职业农民主要收入中粮食收入占到一定比例。

  同时,建立职业种粮农民奖励制度。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职业种粮农民倾斜,加大扶持力度,由农业农村部门建立职业种粮农民档案,实行跟踪管理,根据当年种粮规模,从农资、农机购置、田间管理、粮食存储、销售进行全程服务,实行“谁种补谁、多种多补”,通过跟踪粮食销售情况,探索建立粮食生产积分奖励机制,有效提高种粮效益、种粮积极性。

  坚持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保持现有种粮补贴的普惠性政策不变,让农民普遍得到实惠;国家在安排新增补贴时,向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倾斜。(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一朵花看洱海生态经济如何“双赢”

在武术男子南拳南棍全能决赛中,中国澳门队选手黄俊华收获一枚铜牌。“我今年已经32岁了,这是我的最后一届亚运会,在我最后的运动生涯能够拿到一块奖牌,而且在家门口,对我来说是很自豪的一件事。”黄俊华说。

蒙药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内蒙古通辽发展蒙医药底气足

河龙兵站深藏着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历史记忆。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红军在艰苦岁月中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如今,一代又一代的河龙人民接续奋斗赓续传承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在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中展现出蓬勃动力。

中国水稻如何传入西方?研究人员:存在水稻西传新疆通道

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下,人类开始关注生物圈,即全球生态系统,绿色转型由此开始。记得2013年我来到中国时,空气污染严重,现在情况已明显好转。由此可见,政府和社会可以促成改变,绿色转型是优先事项。

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

尹振兴,是晋城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馆长。他从2003年进入玉皇庙,开启自己的“守护之旅”,二十载如一日,以匠心守护初心,奉献文保事业。

文化中国行|慢时光与现代潮,你pick哪一家?

“相比独立书店,浙版传媒有可供品种和供应链优势,能够借助规模化降低书店运营成本,同时借助差异化、类型化书店,为景区服务赋能,增加文化底蕴。”李伟毅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